Painted rock of Keltavuori in Southeastern Finland by Julia Shpinitskaya

时间的回响:芬兰史前岩画惊现奇妙声学奥秘

Riitta Rainio by Julia Shpinitskaya
Riitta Rainio, Image credit: Julia Shpinitskaya

时间的回响:芬兰史前岩画惊现奇妙声学奥秘

循着芬兰史前声景:窥见昔日鲜活听觉体验
在芬兰古老而风声簌簌的湖畔,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正在揭示史前人类生活的崭新面貌。最新发表在《声音研究》(Sound Studies) 期刊上的研究表明,芬兰的岩画遗址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它们远不仅仅是简单的史前艺术画廊。这些遗址实际上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声学空间,揭示了声音在远古先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石头里的交响乐:一项新发现
想象一下,在约五千年前的一个晴朗清晨,一群芬兰先民驾着木舟穿过平静的湖面,缓缓驶向那座巍然耸立于水中的峭壁。渐渐靠近时,一种奇异的景象出现了:他们的呼喊、甚至可能还有歌声,以不可思议、近乎神秘的方式与岩壁产生呼应。声音在峭壁上的回响出奇地清晰而准确,宛如那些刻画着麋鹿、人影和舟船的岩画被唤醒了生机,正与他们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这并非奇幻小说的桥段,而是根据赫尔辛基大学考古学家 Riitta Rainio 和 Jami Pekkanen 的研究推测而来。他们的团队考察了芬兰各地 37 个岩画遗址,这些岩画历经数百乃至上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在崖壁上清晰可见。研究结果挑战了人们对史前艺术与周遭环境关系的传统看法——这些遗址并非随意挑选,至少部分是基于它们独特的声学特性:每一处遗址都能呈现几近完美的回声效果。

远不止表面所见:声音的重要性
“与洞穴中的模糊混响截然不同,” Rainio 解释道,“这些回声能够准确复刻人声。当你在岩画前说话时,声音仿佛来自画中形象的背后,宛如它们正亲自回应你的呼唤。”

这一发现显示出艺术、环境以及频繁造访这些遗址的古人之间存在深刻联系。那些绘有岩画的峭壁不仅是静态的“艺术背景”,更是多感官体验的舞台,声音和图像在此交融,营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互动氛围。Pekkanen 补充道:”当人们划船靠近这些峭壁时,会发现原本微弱的回声随着距离的缩短而逐渐增强,直至自己的声音与岩壁的回响完美交织在一起。在那个年代,这必定是一种极其特别的体验。”

Image by Julia Shpinitskaya provide by Riitta Rainio, Archeologist, Finland
Image credit: Julia Shpinitskaya

直面自然挑战:研究难题
这段探索之旅绝非易事。研究团队必须与芬兰严酷的自然环境展开周旋。冬季带来了零下温度、厚重的积雪和危险且冰面不均的湖泊。一名研究人员遭受了严重的冻伤,无声地提醒着此类实地考察所潜藏的风险。夏季的突然风暴和阵阵劲风,也总是给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精密仪器造成影响。”我们必须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 Rainio 回忆道。”从冬季的结冰湖面到夏季的开阔水域,每次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方法,同时还要确保数据质量不受影响。”

技术方法与解决方案
为了破解这些古代遗址的声学奥秘,研究人员采用了一套精密的脉冲响应测量系统。包括通过扬声器发射受控声信号——或短促的脉冲式爆发声,或调频正弦扫描声——并用麦克风阵列记录产生的反射声。每次测量都通过卫星导航系统(GNSS)进行精确定位,以确保录音位置的准确性。团队为应对夏季不断变化的湖面开发了一种特制的锚定筏,而冬季的冰冻湖面则提供了更稳定的平台。通过这些适应性措施,团队构建了每个遗址的详细声学特征图,分析了回声的到达时间、方向角度和心理声学特性。

超越人类听觉:心理声学见解
最耐人寻味的发现之一是,一些遗址的回声似乎会模仿人类的说话声或笑声。虽然从科学上可以解释为强烈的声反射,但史前访客很容易将这些现象解读为源自精神世界或岩画本身的声音。

为了量化这些回声的清晰度,研究团队使用了 Dietsch & Kraak 回声标准。他们发现 25% 的遗址产生的回声值在 2.0 到 3.2 之间,远高于现代人能清晰感知回声的阈值。有力地表明,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能够轻易地识别出生动的声音现象,并可能赋予其重要意义。

信仰的回声:文化和精神联系
研究同时探讨了声音现象在先民心中可能承载的特殊含义。在北欧诸多传统中,回声并不仅仅被视为声音的反射,而被认为是栖居在岩石中的”超自然”世界发出的回应。正如 Rainio 所解释:”当你将悬崖上生动的图像纳入考虑时,就不难理解声音与图像是如何融合成一种强大的、甚至带有神圣性的体验。”种种迹象表明,创作并与岩画遗址互动的史前先民,很可能将身处的声音景观视为与”超自然”领域交流的场所,此种认知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Researchers navigate a specially designed raft equipped with acoust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provided by Riitta Rainio, Archeologist, Finland
Researchers navigate a specially designed raft equipped with acoustic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Image credit: Julia Shpinitskaya

连接过去和现在:数字重建
为了让现代人也能体验这些古代的声音景观,Rainio 和 Pekkanen 的团队创建了创新的数字重建模型。他们在受控的录音室环境下录制音频,然后使用一种称为卷积的处理方法,将这些录音与从遗址测量的声学数据相结合。这使他们能够再现每个地点的特定回声。在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中,他们将鼓声序列与使用 VR 控制器捕捉的虚拟鼓槌运动同步,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让我们能够回到过去,体验我们祖先的声音世界。

一项多学科的努力
这项研究得益于真正的跨学科方法,汇集了考古学、民族音乐学、心理声学和数字媒体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民族音乐学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史前时期可能存在的乐器、歌唱风格和节奏的线索,”Pekkanen 指出,“它们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声学特性如何影响古代社会的声音产生和感知。”这种合作使研究团队能够提出仅在单一学科范围内无法实现的研究问题,并对结果做出更全面的解读。

场所的声音:塑造文化景观
这项研究的成果对我们理解史前社群如何与环境互动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人员认为,音景,包括直达声和反射声,是文化景观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中性的背景,而是在创造意义和体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回声,可能在定义领地边界、影响场所感知以及加强文化和精神信仰方面发挥了作用。

Painted rock of Keltavuori in Southeastern Finland by Julia Shpinitskaya
Painted rock of Keltavuori in Southeastern Finland., Image Credit: Julia Shpinitskaya

未来的回声:继续研究
Rainio 和 Pekkanen 的研究并没有就此停止。他们计划将调查范围扩展到其他岩画遗址,包括加拿大和俄罗斯乌拉尔地区——那里初步测量结果显示,类似的声学特性也可能存在。凭借更先进的 3D 扫描技术、更灵敏的音频设备以及多种分析手段,他们有望更精准地重建这些古代声场。

同时,研究团队还将更深入地探讨将回声与精神世界相联系的文化与历史传统。正如 Rainio 所言:“我们将继续关注不同社会与不同时期对回声和精神领域的回应,这些多元的声音体验非常引人入胜。”

对过去的新认识
在论文中,作者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史前世界:一个由艺术、声音与精神相互交织的多感官空间。创作岩画遗址的芬兰先民,似乎充分运用了环境的自然声学特性,营造出人与”超自然”领域交融的场所。

“此项研究颠覆了现代人诸多固有认知,” Rainio 总结道,”它揭示了史前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深邃。有时候,理解共同过去的关键,不仅在于眼见,更在于耳闻。”

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艰辛的实地考察和创新的数字重建,Rainio 和 Pekkanen 团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聆听先民世界的独特窗口。他们的工作提醒我们,许多历史之谜或许仍在艺术、声音与石壁的交汇处回荡,静待我们细心倾听。

*****

关于解释的免责声明
虽然研究中的声学测量和数据记录完整详实,但现有证据尚不足以直接将这些回声与宗教或仪式活动建立明确联系。不过,综合考虑遗址展现出的强烈声学效果以及人种学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推测,远古时期的造访者很可能赋予这些地方某种精神或超自然含义。

参考文献
本研究于 2024 年 11 月 24 日发表在《声音研究》(Sound Studies) 期刊。欲了解更多技术细节或获取相关声学数据,敬请查阅原文出版物。